查看原文
其他

深度 | “你们去素质教育吧,我只想考清华”,这位校长说:这算什么逻辑?

本文转载自公众号:“镇西茶馆”

(ID:zhenxichaguan)

 


这是李镇西老师最近的一篇演讲稿。作为一所公立重点学校的校长,李老师的教育理念却和“刷题应试”背道而驰,他的立场异常坚定:“人是教育的最高价值”。


这篇演讲一经发表,便被广泛传播。在教育压力越来越大的今天,这份呼吁“意外”地得到很多老师和家长的共鸣。


编者按


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:人是教育的最高价值。


这是苏霍姆林斯基的观点。今年,是这位教育家的百年诞辰,我重读他的书,读到这句话:“人是最高价值。”但人在这儿不是抽象的,苏霍姆林斯基是在谈教育的时候说的这句话。


所以,这里的 “人” 特指儿童,我们的工作对象是儿童。所以这句话可以表述成 “儿童是教育的最高价值”。


如果我们承认“儿童是教育的最高价值”,那就意味着教育要


尊重儿童的天性

尊重儿童的尊严

尊重儿童的视角

尊重儿童的个性

尊重儿童的需要

尊重儿童的精神世界

尊重儿童的发展潜力

尊重儿童未来的无限可能性…… 


而这一切都指向儿童的幸福!


教育,说到底是要给人幸福。但我们很多教育者往往对学生说:“你们现在辛苦,是为了将来的幸福。” 家长也爱这样对孩子讲。好像儿童这段经历是为未来做准备的。可无论陶行知还是苏霍姆林斯基都认为,童年有着独立价值,本身应该是幸福的。


但是我们现在的孩子幸福吗? 


12年的中小学教育里

分数是最高价值,而非人


大家看一个场面。每年高三学生在高考结束以后,几乎——不敢绝对地说“全部”——都要做一件事:撕书!校园里雪片纷飞,那是学生们撕碎的书页。



他们在欢呼,很开心,而这开心的背后,是对一段岁月的诅咒:“终于结束了!”不用再考试了了,不用再补课了,不用再排名了,不用再熬夜赶作业了……


可是想一想,退回到12年之前,同样是这批学生,他们要去小学报名的那天晚上,该是怎样的兴奋,怎样的憧憬?



在座有许多比较年轻的老师,也许你的孩子今年刚入一年级,你们的孩子是不是很兴奋?小书包放在枕头边睡不着觉,因为明天要读书了呀!第二天早晨起来,挺着小胸脯说:上学去!


可为什么12年后,他们曾经在12年前憧憬的时光,12年后却成了他们诅咒的岁月?当年他们背着小书包上学的时候不会想到12年后他们会如此仇恨读书——把书撕碎,因为他们不知道伴随他们学习的,竟然是这样的生活——



大家看这张照片。这是我几年前偶然在成都市 343 路公交车上拍到的。这孩子晚上 6:20 了才放学,回家路上坐公交车还得赶作业,那天作业肯定很多,等回家吃了饭再做,怕是来不及的。


在这儿,分数是最高价值,而非人是最高价值。所以当这一切结束的时候他们怎么不欢呼呢?


可怕的是,他们很多人,包括家长,已经渐渐习惯于这样的生活了。前段时间网上有两句话很是流行。



一句话是学生说的:“你们去素质教育吧,我只想考清华。”


他认为素质教育就是不能考上清华,把素质教育与高质量的教学水平对立起来。


现在很多人明目张胆地反对素质教育——前些年还没有这种情况,最近几年有人公开撰文反对素质教育,包括一些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,公开反对,理由之一就是如果搞素质教育,贫寒子弟就无法跳龙门,他们就不可能有翻身之日。


这是什么逻辑?


还有一句话是前段时间被追捧的一篇文章的标题:“孩子,希望你遇到一位手握戒尺眼中有光的老师!”


我明白这位家长要表达的意思,大概是希望孩子遇到一位既严格要求又充满爱心的老师。


可是,什么是“戒尺”?这是过去私塾先生专门用来打学生手板心的木板。我就搞不懂,现在为什么很多老师那么迷恋于体罚,还振振有词。


这两句话,都表明不少人甘于做应试教育的奴隶。我们现在的教育是培养“物”的,而不是培养人。什么“物”?知识的容器、学习的工具、考试的机器!在这里,凸显的是知识,是分数,而人的价值泯灭了。


所以,当不再有“戒尺”的时候,不再有考试的时候,不再有分数排名的时候,这些学生怎么不开心呢?


漫长的12年当中,人失落了。当丰富多彩的、色彩斑斓的教育内涵只剩下两个字——刷题,教育就不存在了。


我经常在想,不管我们宣传的教育改革成果多么辉煌,不管我们宣传的课程改革多么硕果累累,或者学校的这样“创新”那样“突破”,只要我们的学生睡眠得不到满足、体质在下降、近视在增加,我们的教育改革就黯然失色!因为“人是最高价值”,而不是分数,不是硬件。


于是,便有了钱学森教授在温家宝总理面前那一句著名的发问:“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?” 注意,这里说的是“总是”,也就是说不是短时期内,而是很长时间。


钱学森先生


在有一年的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上,著名经济学家清华大学教授钱颖一把这句话改成:“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培养不出杰出的人?”


对,这样问才完整而准确,因为我们的教育首先是培养“人”,其次才是“人才”。什么叫人才?就是拥有专门知识和专业技能的人。人才是被人用的,具有工具属性。


如果我们只盯住培养“人才”,而忽略培养完整的人,那么钱理群授所说的“精致利己主义者”将源源不断。


教育中,人的价值高于一切。就算是似乎很客观很理性的数理化教学,也不可能是纯粹的知识传授 ……不是培养专门的数学家、化学家、物理学家,当然也可能个别学生走这条路,但对多数学生而言,更多的是通过学习,培养对科学的信念,对真理的追求,对知识的热爱,还有坚韧不拔的毅力,攻克难题的喜悦……


这就是“人文”。


尽管学科教学是向学生传授系统知识、技能,但这无法抹煞教学过程中应有的人格引领、心灵感染、智慧启迪等人文色彩。教育承载着“价值”,凝聚着“精神”,体现着“人性”……岂能只是冷冰冰的知识?


看看现在有的学校,现在的课堂,是不是人越来越失落?更多的是堆积知识,是比拼分数。离开了人与人的精神相遇和心灵拥抱,就没有教育。



来比较一下医生和教师的工作。医生面对病人,必须保持冷静,保持理性,不能过于感情化,否则会影响他对病人病情的分析和判断;但教师相反,面对学生他必须充满感情,投入感情,在精神上融入学生之中,唯有这样才会有真正的教育和教学。


因为教育,更多关注的不是因果,不是规律,不是物性,而是价值,是精神,是人性。


校园建设、学校文化中,

最缺乏“儿童视角”


因此,来谈第二个问题。尊重儿童,意味着教育过程要有儿童情趣,而这应该体现在我们的校园建设、校园文化上。在读苏霍姆林斯基的书时,我读到这样一段话:


我希望尽可能充分地满足孩子们多种多样的兴趣和企望。换句话说,我希望使孩子们生活和学习得有意思。


当时我读到这里,眼睛停在“有意思”三个字上想了很久。“有意思”,是什么意思呢?后来我得出结论,他的“有意思”就是情趣、浪漫、好玩,妙趣横生,如沐春风,时间过得很快,在学校一晃就放学了,一堂课刚开始怎么就下课了,迷恋,有趣……


所以我认为,好的教育,应该是既有意义又有意思。



什么叫“有意义”?指站在成人的角度看教育——我们的使命,我们的目标,我们的课程,我们的教学模式、教学过程……教育当然要有意义——教书育人嘛!失去了意义就没有教育。


但还得有“有意思”,这是站在儿童的角度感受教育——有意思吗?好不好玩?我们往往更多地重视教育要有意义,现在我们要强调教育还要有意思!怎么才能让教育有意思呢?每一位教育者都应该有儿童视角。


我们的校园文化建设很多时候缺乏儿童视角。


我非常赞同校园化建设,我一点不反对,但是看一看,想一想,现在一些校园化建设是不是离孩子越来越远了?


大家对照片上这个场景比较熟悉,就是学校的一间过道。可能有的老师看不出什么,但这属于孩子的吗?不属于。



孩子经过这儿得轻手轻脚,生怕碰坏了弄脏了。我们现在校园的文化建设太干净了,太精致了,太一尘不染了!唯独不属于孩子。孩子想打个滚儿,没地方;想你蹭我一下我蹭你一下,也没地方。


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一个学校要有泥土,要有大树。可现在学校有泥土吗?到处瓷砖,到处水泥地面。这样的校园不属于儿童,是属于验收团的检查标准的,是为了达标的表格不扣分的。


再看苏霍姆林斯基任教22年的帕夫雷什中学。



纪念他90诞辰的时候我到他的学校拍了这几张照片。同样没有标语,没有口号,没有浮雕,没有刻意的文化打造,有的是古老的红砖房和参天的大树,还有属于孩子的东西。这些树,就那么原生态的生长着。


地面也没有经过打造,没把它弄成水泥地。这是苏霍姆林斯基亲自种的树,孩子们还有属于他们的果园,还有苗圃。


比较一下,我们的校园文化建设,是不是过于精致过于整洁了?孩子们走进校园就情不自禁就要收敛,小心翼翼。十二三岁、十四五岁的青春激情无法释放。



大家看,这是我所任教的武侯实验中学校园,后边有一个空地。



我当时做班主任,这张照片是冬天拍的,当时我跟学生们一起在玩儿。每天中午吃了饭,老师们在散步,孩子们在这儿玩儿。


一到春天,杂草疯长,不需要去修剪的,各种灌木、小树也是枝叶繁茂,多好!后来我得知这块土地是预留做体育馆的,我就着急了。


我去找局长商量,能不能给我们学校留一片空地,孩子们需要撒野的地方,这是学校呀!后来教育局局长接受我的建议,另外改了图纸,体育馆建好了,也给我们学校留下这样一片空地。


虽然现在它比过去要规范一些,不会让杂草疯长,毕竟留了一块孩子撒野的地方。


我在《中国教育报》发了一篇文章:《校园,请给孩子一片撒野的地方》。有的老师说你把这个“撒野”改成“撒欢”吧,文明一些。我说不,我就要“撒野”,就要孩子们那种野性。


所以我说我们的教育,我们的校园很多时候不属于孩子,是属于成人的。


比如这张照片上,墙上这些标语口号,这些理念,孩子看得懂吗?



不要紧,领导看着很高兴就可以了,上边来检查不扣分就可以了。在这儿,人失落了——这里的“人”指的是儿童。领导看了这些“校园文化”多开心,还表扬道:“嗯,文化建设不错嘛!”可这和孩子们有多大的关系呢?


很多时候,我们还以“集体荣誉”去损害学生的尊严和权利。


比如迟到,曾经有老师跟学生这样说,你如果迟到了,就不要再进学校了,等第一节课下课、第二节课上课之前再进校园。


为什么?因为第一节课进校园的时候,有值周老师和值周生呀,要登记哪个班的,登记了要扣分的,当天就会显示在学校的评比栏上,集体荣誉会受到损害。


可能老师没有讲的还有一个理由是,这些考核最终是要和年终考核挂钩的,事关老师的利益。


那为什么第二节课可以进来?因为第二节课值周生走了,值周岗撤了,就没有人知道了嘛!


看,我们的教育,有时候就是“以人民的名义”剥夺孩子上课的权利。在这里,“人”失落了。


而既然“儿童是教育的最高价值”,那我们的课堂教学应该以学生的心灵为起点。我们那么多公开课,老师循循善诱、侃侃而谈,很有技巧,很有感染力,但很多时候这一切不过是在展示教学的艺术而已,学生只是教师表演的道具。


要让学校、教室

成为孩子迷恋的地方


在丹麦,我听了一堂数学课,老师是不讲的,她来回巡视,给学生做解答,提建议。课间我问她为什么不讲呢?她说学习是学生的事,我只考虑怎么给每一个学生提出适合他特点的学习建议。


我想到,当年陶行知就说过,学校学校,应该是以学生学习为主的地方,而我们现在的学校应该叫“教校”,因为我们是以老师教为主。在这里,儿童的价值被忽略了。



我曾在一篇文章中这样写道:


我每个星期天每个寒暑假都和孩子们泡在一起,在小溪里捉鱼,在岷江边戏水,让风筝在海洋般的蓝天上优雅而自信地写诗,让歌声在似乎走不到尽头的原始森林中激荡我们肆无忌惮的青春……


请看这一组老照片,这是刚工作的我和孩子们在野外的草坪上。



还有大年初一我们在山坡上玩。这是我和学生在河滩上斗鸡,最右边这个就是我。



这是我们在岷江里边戏水,背后是大佛。青山绿水,诗情画意,欢声笑语,这才应该是教育的全部,而不只是刷题。



这是我们骑着自行车去旅游,哦,不叫旅游,叫郊游,因为走不远。



注意,当年我做这一切的时候,基本伴随着提醒、批评、警告、处分、扣奖金……可是我觉得这才是教育本来的面目,无所谓,扣就扣吧,幸福比优秀更重要。


今年教师节前央视《面对面》栏目给我做了一个访谈:


主持人董倩就问我:“你为什么要做和别人不一样的呢?”

我说:“没有不一样啊,我做的就是教育本来有的样子。”

她说:“为什么你总逆流而行?”

我说我没有逆流而行,我做的就是教育本来的样子。她说,你在做什么实验呢?

我说:“我没有做实验,他们才在做实验,他们在用孩子的青春做实验!”

而我做的一切,没有一点是创新,教育就应该这样嘛!


教育就应该是这样的浪漫的气息,前提是教育者本人要有浪漫的情怀。这一切为了学生和我的幸福,因为“人是最高价值”。


看,这是我和学生在瓦屋山原始森林,刚才那句“让歌声在似乎走不到尽头的原始森林中激荡我们肆无忌惮的青春”就是说的这个情景。



这样的学生,他们永远不可能在高三考完以后撕书。


新教育实验提出,要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。


为什么强调“完整”?很难说现在的学生和老师不幸福,但他们更多幸福是来自分数,来自考试,所以这种幸福不完整。


我们要的是“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”。


不禁又回想到教育大家苏霍姆林斯基的这句话:


请记住,远不是你所有的学生都会成为工程师、医生、科学家和艺术家,可是所有的人都要成为父亲和母亲、丈夫和妻子。


假如学校按照重要程度提出一项教育任务的话,那么放在首位的是培养人,培养丈夫、妻子、母亲、父亲,而放在第二位的,才是培养未来的工程师或医生。


说的多好,因为“人是最高价值”。这里的“人”指的不只是“天才儿童”,或“优生”,而是每一个儿童。


儿童是教育的最高价值,意味着什么?意味着要帮助每个孩子成为最幸福的自己。不一定“卓越”,我不太赞成笼统说要让学生走向卓越,卓越只是一部分人的事,多数人就是平平淡淡,但是他的幸福是至关重要的。


只要把教育的目光永远对准人的心灵,我们教育永远不会过时,而且不管外边的“新提法”如何日新月异,“新理论”如何花样翻新,我们的教育永远处于时代的最前列。因为人是教育的最高价值。



来源 | 镇西茶馆

作者 | 李镇西

编辑 | 中国网教育频道


本公众号转载的文章,仅作分享之用,不代表本公众号观点,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。如果分享内容在版权上存在争议,请与我们联系,我们会及时处理。


小编推荐

深度 | 中国基础教育这么强,为何家长还会“集体焦虑”?四个原因告诉您真相!

深度 | 黄玉峰:五条绳索捆绑了孩子!教育中,“人”是怎么不见的?

深度 | 学校是你必须敬畏的地方,老师是你必须敬畏的人!

深度 | 为什么家长一边反对负担,一边反对减负?

深度 | 被少数“人民”绑架的教育,究竟应该让谁“满意”?

深度 | 中国教育正被恶性失序绑架,“剧场效应”何以泛滥成灾?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